2024年,青原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服务打好“十大攻坚战”、加快建设“两城两区”各项任务,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正值青原“两会”召开之际,青原区人民检察院特别推出【两会看检察】专栏,以特色亮点工作成效书写人民群众幸福满意的“检察答卷”。今天,我们“检”阅的是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2024年,吉安市青原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履行保护公共利益法定职责,不断以“可诉性”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履职精准性、规范性,共办理各类公益诉讼案件36件,其中2件案件分别入选最高检、省检察院典型案例,1件案件被省检察院新闻发布会采用。
一是积极服务大局
助力高质量发展

聚焦公益诉讼检察主责主业,积极配合开展“守牢生态安全底线”主题公益诉讼江西行活动,针对水环境、林业资源、矿山环境、耕地污染等领域深化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持续提升办案质效。联合赣州市兴国县人民检察院会签《关于建立枫边河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针对枫边河流域内河道垃圾倾倒污染环境,影响行洪安全等问题,联合开展河道污染治理情况监督排查,共同督促清理河道垃圾5吨,助力流域水质安全。

深入开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推进公益诉讼检察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有效衔接,办理的支持市自然资源局对戴某某等五人不履行矿山修复义务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案,通过移送证据材料、主动参与磋商、加强对当事人释法说理等方式,督促违法行为人支付300余万元矿山生态修复资金,基本完成修复工作,入选省检察院矿山生态保护典型案例。
二是践行司法为民
回应社会关切

聚焦食品药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窨井盖缺失、噪音扰民、市政污水堵塞、人居环境整治等群众身边问题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2件,深化监督履职尽责,督促行政机关全面整改到位。紧盯安全生产领域,将燃气安全问题作为重点监督内容,部署开展燃气安全小专项行动,办理的督促整治瓶装液化气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针对液化石油气瓶违规运输、回收处置等安全隐患,通过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开展磋商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并向区政府呈送《青原区瓶装燃气安全领域公益诉讼调查报告》,推动开展全区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整改安全隐患397条,该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三是优化办案模式
凝聚保护合力

深化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针对代表委员多人次提出关于规范养犬的建议、提案,从中挖掘犬只管理公益诉讼监督线索,通过发放养犬情况调查问卷、构建养犬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模型,全面分析研判犬只管理不规范问题,形成调研报告呈报政府并获得充分肯定,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全区文明养犬专项整治行动,形成治理合力。深化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衔接贯通,联合区人大开展废弃菌棒污染环境专项走访调研,鉴于菌棒回收缺乏相应制度规范,通过向区人大常委会反馈相关情况,推动行政单位出台菌棒回收奖励政策,有效督促回收废弃菌棒500余万根,推动废弃菌棒环境治理提档升级。借助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外脑”智慧协助参与办案,不断扩大公益诉讼“朋友圈”,补齐办案人员在专业技术和知识储备方面的短板,有效促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