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回顾
林木600余株。检察机关以刘某涉嫌盗伐林木罪提起公诉。此外,因刘某的行为2023年,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未取得采伐许可的情况下,非法砍伐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检察机关同时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刘某承担生态修复责任。同年,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刘某犯盗伐林木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判决其缴纳生态损害修复金人民币1万余元。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采伐林地上的林木应当申请采伐许可证,并按照采伐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采伐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竹林,不需要申请采伐许可证,但应当符合林木采伐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二款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条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侵权人在期限内未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进行修复,所需费用由侵权人负担。
检察官提醒
近年来,盗伐滥伐林木以致获刑的案例时有发生。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为生产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原材料,更重要的是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止、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违反法律规定,在没有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盗伐滥伐林木,导致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违法行为人不仅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还要依法承担生态修复责任,修复受损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