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吉安市青原区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抖音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12309客户端二维码
12309客户端二维码
友情连接
友情连接
 
当前位置:首页>>以案说法
正气君说法·第38期丨“拒执罪”新规,构成犯罪最高坐牢7年!
时间:2024-12-12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为严厉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权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241118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共计十六条,对构成拒执罪的主体和条件、构成拒执罪的具体行为表现、拒执行为的起算时间点、拒执罪从重、从轻情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增强了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为拒不执行行为划定了清晰的法律界限,为司法实践中追究被执行人拒执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对维护司法权威和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该《解释》自121日起施行。

《解释》的出台,为胜诉当事人撑起了法律的保护伞,也为法律权威筑起了坚固防线。面对那些挑衅司法尊严的被执行人,法律不再沉默,运用刑事手段对其进行打击。

被认定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要坐牢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也就是说,一旦认定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直接从民事纠纷上升到刑事责任,最高要坐牢7年。需要注意的是,判决、裁定生效前隐藏、转移财产的,也可以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解释》规定,行为人为逃避执行义务,在诉讼开始后、裁判生效前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在判决、裁定生效后经查证属实,要求其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可以认定其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哪些行为能按照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理?

《解释》第三条对“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

1.以放弃债权、放弃债权担保等方式恶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或者以虚假和解、虚假转让等方式处分财产权益,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实施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等恶意减损责任财产的行为,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伪造、毁灭、隐匿有关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负有执行义务的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5.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6.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履行协助行使人身权益等为义务,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情节恶劣的;

7.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从事相关职业决定等不作为义务,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伤害或者严重影响被害人正常的工作生活的;

8.以恐吓、辱骂、聚众哄闹、威胁等方法或者以拉拽、推搡等消极抗拒行为,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情节恶劣的;

9.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10.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追究被执行人拒执罪的路径

当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但却故意拒绝履行,申请执行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追求被执行人的拒执罪:

1.由人民法院移送。在执行过程中,如果人民法院发现被执行人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可以先对其进行司法拘留,如果涉嫌犯罪,法院会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申请执行人若有相关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应当立即将相关线索提交执行局,并申请执行局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立案侦查,并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如果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将退回提交的相关材料。

2.向公安机关提出控告。如果法院没有主动移送,申请执行人也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控告被执行人涉嫌拒执罪。公安机关将依法审查,决定是否立案。若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申请执行人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报案时,控告材料需严格按照公安机关的要求准备,控告书应详细列举被执行人拒执的事实依据和证据,同时准备相关证明文件的原件及复印件。

3.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若申请执行人有充分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拒执且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可向执行地法院提起自诉。提起自诉时,申请执行人需准备齐全、规范的证据材料以证明被执行人的拒执行为。

《解释》是新时代强化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维护司法权威与民众权益的重大举措,致力于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的“拒执”问题。在捍卫法律尊严和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战斗中,人民群众应该与司法机关携手共进,用法律武器维护切身利益,让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无处遁形!